三年會戰 市場機遇
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回顧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新時期我國城市改革與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交通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應該準確定位,選擇正確的發展戰略,特別是要將以往城市交通作為配套設施被動適應需求,轉變為主動引領導航城市空間發展布局,以確保新型城鎮化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
近日,重慶市委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開展全市交通建設“三年會戰”工作。會議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總書記對重慶“兩點定位”的重要指示,搶抓戰略機遇,補齊交通短板,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績”,全力以赴打贏全市交通建設“三年會戰”,為推動重慶改革發展、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面對重慶市政建設大發展的重要契機,重慶市設計院第一市政設計院自2017年初成立以來,結合更加符合行業需求的發展方針,提前做好相關部署以迎接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市場環境。“三年會戰”大幕拉開伊始,第一市政設計院抓住市場脈搏,先期實現了大量前期項目的成果轉化,為進一步的市場拓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招賢納士 團隊建設
重慶市設計院歷史悠久,發軔之始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1950年成立至今已有67年。市政分院作為相對年輕的部門,隨著重慶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近年來也發展迅速,人員和產值規模不斷上升。新成立的第一市政設計院更是聚集了大量優秀的設計人才,成立之初便已是具有90余人規模的團隊,其中工程師47人,高級工程師36人,教授級高工3人。分院領導高度重視人才梯隊的建設,進一步引進人才充實隊伍,通過良好的市場口碑、過硬的技術平臺和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吸引了重慶本地乃至全國各地的專業人才加入。分院剛成立即新引進人才10余人,其中不乏業內頂級高校的優秀畢業生和國內頂尖綜合性設計院的成熟人才,大量新鮮血液的融入在提高第一市政設計院總體實力的同時也為將來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各級設計人員優化配置的同時,第一市政設計院在總院的支持下,在原有構架基礎上新近提拔了一定數量的優秀設計師為副主任工程師,加強了部門的設計質量把控,同時極大促進了技術骨干的工作熱情,建立起了一支作風嚴謹、態度積極、充滿活力并具備全方位設計能力的優質團隊。
轉變思路 技術經營
長期以來,市政類設計院大多通過“投標——設計”這一傳統模式開展工作,第一市政設計院依托重慶市設計院的平臺優勢,在過去競爭相對較少的時期一直維持著較穩定的項目來源。
沙坪壩嘉陵江濱江路(磁器-井口段)景觀效果圖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本地同業競爭以及外地大型設計單位的進入,原有的發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同質化競爭甚至是惡性競爭的弊端。為了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搶占發展機遇,我院市政部門近年來已開始通過“前期方案——投標/委托設計——設計——新方案挖掘”的循環模式進行布局,進一步對口業主服務,在前期方案取得良好反饋的同時爭取更多的新增項目。這種環形閉合的經營方式避免了當前市場上低價競爭的怪圈,在保證設計質量的同時確保部門的產值收益,也得到了業主的認可。
渝黔高速復線連接道鹿角縱三路立交鳥瞰圖
在此方針指導下,第一市政設計院由部門領導牽頭,在設計任務緊張且人員有限的情況下,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專門的前期方案組,對口市級城建主管部門和相關業主進行前期方案研究,極大地增強了部門的項目儲備能力。通過項目前期委托,站在更高層面替甲方解決長遠問題, 從單個項目的設計思路向更加具有系統性、前瞻性的大片區總體方案研究轉化。
同時,為了提升方案設計質量,優化展現形式,進一步增強行業競爭力和話語權,第一市政設計院于2017年7月購買了德國VISSIM交通仿真軟件。該軟件可動態、逼真地模擬道路交通系統的運行狀態,對交通擁堵改善、道路方案設計、交通組織和交通管理等方面進行方案比選和評價,為決策者提供直觀的參考。到目前為止,已多次使用該軟件為市建委領導進行方案展示和評估,在得到業主高度認可的同時也爭取到了更多的業務機會,實現了部門生產的良性循環。
VISSIM交通仿真軟件項目運用實例
辛勤耕耘 成果豐碩
忙碌的2017年已過去大半,第一市政設計院按照總院的定位和市場布局,凸顯自身優勢,發揮團隊實力,在部門新方針、新思路的指導下,市場拓展在“三年會戰”的第一年便已初見成效。一批優質、高水平的設計項目通過前期跟蹤和方案研究最終得到了設計任務,新進的方案研究則不斷地從相關部門委托而來。
七縱線曾家至走馬段新鳳立交效果圖
大渡口區金家灣立交改造工程效果圖
萬達文旅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工程
巴南區華熙體育中心周邊路網優化方案設計立交效果圖
至2017年,第一市政設計院通過前期項目研究直接或間接獲得設計業務的項目包括渝黔高速復線連接道項目、白市驛隧道項目、七縱線曾家至走馬段、沙坪壩區西永組團Ah、Ag、Af、H標準分區及對外連接道路工程項目設計(四標段)、巴南區華熙體育中心周邊路網優化方案設計項目、大渡口區金家灣立交改造工程、云陽水口工業新區一期基礎工程、云陽縣新縣城東出口安全通道、云陽北部新區迎賓大道改擴建工程、萬達文旅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工程以及沙坪壩區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和云陽縣中心城區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等。項目來源包括了市級、區級和地產企業層面,項目類型涵蓋了主城區快速通道、穿山特長隧道、片區路網優化整治、節點立交改造等城建項目以及海綿城市、綜合管廊等規劃項目,工程復雜性和總投資都較以往有不小突破,凸顯了第一市政設計院在市政行業的影響力。
云陽水口工業新區一期基礎工程路網鳥瞰圖
云陽縣新縣城東出口安全通道立交效果圖
金鳳隧道工程金鳳立交鳥瞰圖
云陽縣中心城區綜合管廊專項規劃(遠期方案)
同時,當前第一市政設計院正在進行的各階段方案研究基本上涵蓋了重慶市的主要發展方向,如兩江新區-龍頭港快速通道方案研究、大渡口區至江津區沿江道路方案研究、中梁山東側沿山路方案研究、七縱線全線方案研究、兩江新區至長壽區穿越明月山快速通道方案研究等,新方案研究成果的逐步轉化將為第一市政設計院接下來的市場開拓提供穩定、優質的項目儲備來源,也符合重慶市市政建設高質量、高標準、前瞻性的發展要求。項目業主和設計院之間的良性互動為原本復雜的市場環境注入了清新平和的風氣,為行業同仁的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提供了一個良好范本。
兩江新區-龍頭港快速通道方案麻柳嘴大橋實景效果圖
大渡口區至江津區沿江道路方案研究總體布置圖
中梁山東側沿山路方案研究總體布置圖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重慶市設計院第一市政設計院將乘著國家發展建設的東風,立足重慶、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經驗豐富而又朝氣蓬勃的設計團隊將在各級領導的支持鼓勵下,秉承重慶市設計院 “精心設計、求實創新、誠信服務、顧客滿意”的企業理念,實現部門發展質的飛躍。
作者:唐淦
第一市政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