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概況
大足玉龍進修學校附屬小學擴建工程項目位于重慶市大足區玉龍鎮大土社區6社和溜水社區3社,緊鄰大足玉龍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周邊為規劃住宅用地及城市綠地?;啬细弑钡?,地面高程約365.70~371.00m,場地相對高差5.30m。項目總建筑面積10467.43㎡,地上建筑面積8465.65㎡,地下建筑面積2001.78㎡,由宿舍、食堂、教學樓及地下車庫等部分組成。
區位圖
文化背景
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時間跨度從9世紀到13世紀。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并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圣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
大足石刻
設計理念
結合地域文化,創建富有時代特色的建筑
建筑大師徐尚志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此時、此地、此事”的說法。所謂“此時”,就是當前的時代;“此地”,指民族特征、地方特征;“此事”,就是針對每一個建筑的具體內容來進行創作。
本案結合大足石刻——石刻于山的藝術形象,設計符合大足區的地域建筑形象。
建立豎向窗格的統一秩序,通過對建筑立面上格柵的排布,使之形成一種與石刻相似的韻律與節奏感。
建筑整體形態通過坡屋頂的連續綿延,營造出一種如同山勢一樣連綿不斷的流暢感。
規劃設計
擴建項目位于原大足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北側,選取和原校區相同方向的主入口,臨城市次干道,建筑后退形成入口廣場;后院后退用地紅線,形成后勤空間及后花園;住宿區位于場地北側;在住宿區北側布置籃球場、網球場及羽毛球場等活動空間,操場部分遠離教學區。建筑順應地形,北低南高,錯落有致,形成與原有校區和諧統一的整體校區。
鳥瞰圖
新建項目布置一棟主樓,由教學辦公區、食堂區、住宿區三部分組成,這幾部分通過連廊連接,形成有機統一的整體。由此形成錯落有致的建筑序列和多樣的室內外空間感受,各區既相互獨立又聯系緊密,師生們可以通過節點十分方便地進行交流、溝通。
施工圖設計
施工圖設計是建筑方案的下一道程序,建筑方案對它有指導的作用,它對建筑方案則有深化和完善的作用。施工圖設計直接決定了建筑建成效果是否能夠有效還原設計師的最初設計意圖。本案由于項目施工、監理掛網公開招標日期已定,大足區教委要求盡快完成施工圖設計,以便盡快建成投入使用,所以留給施工圖設計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周。因而在這段時期內,項目組每一位成員都全身心投入,最大限度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充分利用每分每秒以期按時完成施工圖設計。目前施工圖已通過外審,現場正在施工。
建筑設計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從方案到施工圖通常要經過多輪反復地修改、深化。本項目的設計過程得到了業主方的大力支持,設計團隊也全力配合業主積極地完成項目設計,最終取得了十分圓滿的結果。
主創團隊
第七建筑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