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設計院市政——七縱線曾家至走馬段項目

企業要聞
2017-12-07

項目概況 建設條件

七縱線曾家至走馬段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起點接現狀新鳳大道,終點接走馬鎮金馬路,招標范圍線路全長約8.2km(方案設計實際范圍為8.677km),設計速度80km/h,道路等級為城市快速路,主線雙向六車道,根據交通需求布置輔助車道或輔道,標準路幅寬度40m、37m和54m,與規劃軌道17號線存在交叉。全線含3座互通立交,多處簡易立交。本工程建設總投資費用308624.89萬元,其中工程直接費199155.54萬元。走馬互通立交為高速公路系統立交改造,本次提供控制性方案設計,不納入本次工程范圍。

640.webp

項目建設條件示意圖

建設意義 功能定位

本項目是主城快速路系統七縱線的中段,全線串聯起了主城西向三大對外高速公路,與主城西向三個主要進出城高速公路均有聯系,是均衡各通道流量的重要聯絡線,減輕了對主城核心區路網的沖擊。

本項目向東可通過四橫線和四橫線分流道進入主城核心區,向西可通過待建金鳳隧道以及成渝高速出城。

本項目建成后七縱線全線串聯主城西側五大進出城通道,平衡各通道尤其是穿山隧道之間的交通流。

本項目建成后七縱線全線可與快速路一聯絡線、四橫線、五橫線和繞城高速聯系,進一步完善主城區快速系統布局。

本項目建成后向北至曾家金鳳鎮,向南至陶家走馬鎮,是兩個片區之間新增的主要聯系通道。

本項目所在七縱線全線串聯西永組團、走馬功能區,往南延伸到江津區與西彭組團。

七縱線曾家至走馬段是主城快速路系統七縱線的中段,是一縱線以西新增的一條南北向快速路,全線與繞城高速西環段走向接近,七縱線可分擔其交通流。

七縱線起于虎溪北側,經曾路、金鳳、走馬、雙福至先鋒全長53.1公里,已建成二橫線至高新大道段和雙福大道至繞城段44.9公里,未建曾家至走馬段8.2公里。七縱線曾家至走馬段建成后將完善快速路七縱線,形成西部槽谷西側的南北向骨架快速路。

640.webp (2)

640.webp (3)

640.webp (4)

640.webp (1)

640.webp (5)

建設規模 斷面方案

本次研究將項目起終點、銜接范圍統一進行分析,共分為4段:

快速路一聯絡線—高新大道:該段目前按主干路標準建成,并已做好升級為快速路的規劃控制工作。

高新大道—新渝大道:該范圍規劃路網成方格網布局,用地范圍已明確,路線走向唯一,根據地塊開發服務需要在6車道快速路兩側設置輔道。

新渝大道—走馬收費站:該范圍為非城市開發區,以農田和自然山地為主,優化線形避讓重要結構物。設置6車道快速路加單車道輔助車道。

走馬收費站—成渝高速擴能通道:該段位于走馬鎮范圍,規劃沿金馬路布置快速通道,走向明確,根據規劃實施遠期方案。

640.webp (6)

總體斷面方案

項目概況 建設條件

高新大道—新渝大道

項目

推薦方案(部分高架+部分路基主輔斷面)

路網內立交分布

1個集散式互通立交,1個簡易立交,5處分離式立交。

七縱線通行能力

全線分離,輔道有2處燈控平交,其余右進右出

節點通行能力

白梓立交集中解決路網左轉,輔道通行壓力較小。

用地服務功能

綜合互通立交、簡易立交和右進右出,服務能力強。

640.webp (7)

高新大道—新渝大道段推薦方案節點布置圖

新渝大道—走馬收費站

該段規劃線位涉及對軌道17號線以及下花園水庫的影響,并且受軌道車輛段標高限制,七縱線下穿軌道線后上跨現狀繞城高速的縱坡較大。按照推薦方案優化后,線形標準仍滿足快速路要求,路線長度、拆遷面積和建安費均無明顯差別,主線縱斷面更合理且不影響水庫使用。因此建議按照推薦方案進行調整,同時優化節點立交形式。

640.webp (8)

七縱線新渝大道—走馬收費站段線位比選圖

重要節點 方案優化

新鳳立交

優化規劃方案,銜接金鳳隧道東延伸段,設置高轉換能力的渦輪型樞紐立交。

640.webp (9)

640.webp (11)

640.webp (10)

新鳳立交規劃方案

白梓立交

節點功能為集散型立交,規劃的蝶形輔道立交形式合理。對部分匝道線形進行優化,提高通行能力。

640.webp (12)

白梓立交效果圖

新渝立交

論證新渝大道功能和七縱線穿越現狀繞城高速方式,優化新渝大道立交。結合新渝大道服務組團間溝通的功能定位以及本項目穿越繞城高速的工程方案,主線上跨繞城高速及對應的立交節點方案兼顧了道路功能性和工程經濟性,推薦采用。

640.webp (13)

640.webp (14)

上為七縱線上跨繞城高速方案;下為新渝立交效果圖。

走馬互通立交

走馬互通立交為快速路七縱線與成渝高速公路相交,規劃立交形式為蝶形互通,通行能力不足,且不滿足近期保留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的需求。本次將該立交優化為帶收費站的雙喇叭型立交,并將七縱線上的喇叭立交形式調整為Y形立交,避開現狀下花園水庫,同時增大立交通行能力,并與主要交通流量方向一致。

640.webp (16)

640.webp (17)

640.webp (15)

走馬互通立交效果圖

綠水青山 海綿城市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本項目切實踐行十九大思想,采取生態和近自然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充分發揮城市自然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調蓄雨洪、水質保護、雨水資源化利用等方面的作用,保留現狀河流水系,以維護區域自然水文循環過程,實現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方案總結 與時俱進

七縱線曾家至走馬段屬于規劃七縱線走廊范圍最后一段尚未連通的市政道路,盡快推進實施該項目可最大程度地滿足九龍坡西區南北向通行需求,同時對江津區融入主城一體化戰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沿線串聯起各大組團協同發展,進一步完善了城區快速路網布局,既響應了十九大思想的號召和基本國策,也符合當前重慶市提出的全市交通建設“三年會戰”目標定位。因此,該項目建設意義重大,建設必要性突出,且具備良好的可實施性。

作者

第一市政設計院

唐淦

一级A片在线观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