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ADI創新 | 公司獲市政領域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科研技術
2022-01-14

日前,由公司市政設計一院研發的《一種用于市政橋梁工程的道路的導風欄桿》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專利號:ZL2021 2 0100087.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市政橋梁工程的道路的導風欄桿,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圖片 1

公司一直秉持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順應行業發展潮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工作。市政設計一院作為公司下屬部門,積極響應公司倡導的科技創新精神,努力提升公司自主知識產權實力,促進技術進步,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一種用于市政橋梁工程的道路的導風欄桿》簡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市政橋梁工程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市政橋梁工程的道路的導風欄桿。

研發背景

市政橋梁的建設不僅是將條條快速路串成網絡,打破交通運輸壁壘,還需要與周邊環境協調統一,對城市景觀起到點搬的效果,同時需對各類市政管線進行統一布局,最大程度減少對城市土地和空間的占有,達到工程建設與自然、社會環境協調統一的目的。

市政橋梁道路兩側通常設有欄桿,用于防止車輛和行人沖出橋梁,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橋梁道路欄桿由于建立在空曠的橋梁上,周圍的建筑物相對比較少,由于欄桿一般沒有導風功能,下坡時車輛在風力加成下車速過快,容易出現失控側翻,上坡時如果風阻過大,則會增加騎行難度,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用于市政橋梁工程的道路的導風欄桿。

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市政橋梁工程的道路的導風欄桿,包括左立柱(1)和右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1)與右立柱(2)之間連接有扶手桿(3)和傳動管(4),所述扶手桿(3)位于傳動管(4)的上方,所述扶手桿(3)的底部轉動連接有若干組第一轉軸(5),所述傳動管(4)上轉動連接有若干組第二轉軸(6),所述第二轉軸(6)頂部和第一轉軸(5)底部均連接有卡塊(7),兩組所述卡塊(7)之間安裝有導風板(8),所述第二轉軸(6)伸入傳動管(4)內腔的一端連接有蝸輪(9),所述傳動管(4)內轉動連接有橫桿(10),所述橫桿(10)的圓周外側壁均布有若干組蝸桿段(11),所述蝸桿段(11)嚙合連接蝸輪(9),所述橫桿(10)伸入左立柱(1)的一端連接有錐齒輪(12),所述左立柱(1)內轉動連接有主動軸(13),所述主動軸(13)的上端連接有手輪(14),所述主動軸(13)的圓周外側壁底部連接有錐齒圈(15),所述錐齒圈(15)嚙合連接錐齒輪(12)。

圖片 6

▲導風欄桿整體結構示意圖

微信圖片_20220117143847

▲導風欄桿中導風板的結構示意圖(左)

導風欄桿中防護罩的結構示意圖(右)

圖片 3

▲導風欄桿中傳動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導風板8的端部開設有豎槽801,豎槽801內轉動連接有豎軸802,豎軸802的圓周外壁連接有緩沖筒803,緩沖筒803的圓周外側壁連接有熒光條804,豎槽801的上下兩側開設有卡槽805,卡槽805與卡塊7之間固定有緊固螺栓806。

若干組第一轉軸5等距離分布,第二轉軸6位于第一轉軸5的正下方,便于卡塊7對導風板8進行固定。

左立柱1和右立柱2的底部均焊接有安裝板16,安裝板16上開設有裝配孔,配合地腳螺栓能夠固定在路面。

左立柱1的頂部螺接有防護罩101,手輪14位于防護罩101內部,能夠對手輪14進行防護,避免生銹卡死。

傳動管4具體采用方管,便于納入橫桿10和錐齒輪12。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左立柱和右立柱樹立在路面,扶手桿和傳動管位于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通過卡塊配合卡槽,利用緊固螺栓連接固定,能夠將導風板安裝在扶手桿和傳動管之間,通過防護罩能夠對手輪進行防護,取下防護罩后轉動手輪,手輪帶動主動軸轉動,使得錐齒圈嚙合傳動錐齒輪,進而使得橫桿帶動蝸桿段轉動,蝸桿段嚙合傳動蝸輪,從而帶動第二轉軸旋轉,能夠將導風板角度進行調整,便于對橫向氣流進行導向,從而在上坡路段時提供助力風,降低車輛上坡難度,在下路路段時提供阻力風,減小安全隱患,利用豎軸配合緩沖筒,能夠減小碰撞沖擊力,利用熒光條在夜間提供一定亮度,方便實用。

供稿丨市政設計一院

一级A片在线观看2018